二百九十一、绣娘大师姐们的担忧【求月票!】(换个更合适标题)_不是吧君子也防
连尚读书 > 不是吧君子也防 > 二百九十一、绣娘大师姐们的担忧【求月票!】(换个更合适标题)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二百九十一、绣娘大师姐们的担忧【求月票!】(换个更合适标题)

  大江东去,夜色如墨。

  一轮明月缓缓升上中天,如同悬挂于墨色天幕之上的明珠,散发柔和而清澈的光辉。

  这晚的月亮特别圆润饱满,好似刚从瑶池跃出的玉盘,晶莹剔透,不染纤尘。

  也不知引得了天涯海北多少人的遥望。

  被月光洗涤到无纤尘的江面上,一艘普通的大商船正在静静行驶。

  船内灯火通明,船头挂有“桃寿斋”的商号旗帜,迎风招展。

  船舱明亮灯火照不到的船尾甲板处,正有一道高大婀娜身影屹立,女子金发如焰,背一柄霜白长剑。

  有几尾白鲟,追逐着船尾溅起的白浪水花。

  雪中烛不望元宵月,低下头,一双碧眸好似在注视着下方逐船的一尾长江白鲟。

  “忆君难就寝,烛灭复星沉,大师姐该不会也要站到烛灭星沉吧。”

  身后方的漆黑船舱内,传来一道温柔轻笑声,雪中烛没有回头,不过出神许久的目光,还是从奋力逐船的白鲟上挪开。

  雪中烛从吴服宽大的裙袖中,取出了一只红玉小葫芦,仰头抿了口酒。

  叮铃铃——

  一双系有红绳铃铛的赤足,从船舱内轻盈走出。

  “晚上登船前,带李姝路过那座州城里的上元灯会,渡口送客亭的一只灯笼上,看到的这句不知名诗,倒是颇有意思。”

  鱼念渊在雪中烛身后停步,她似是就寝后的夜起,身上随意披了一件宽大貂裘,一条红缎带系住纤腰,懒懒道:

  “山中不知时日过,人间悄然已半年,山下的市井百态、文人墨客确实有意思。难怪以前三师妹、四师妹,还有未失明前的小师妹都喜欢往外面跑。”

  “结果呢?”

  雪中烛沙哑嗓音比江风还冷,玉葫芦中的烈酒都温不热:

  “一个再也见不到了,一个不知所踪、杳无音信,最后一个最傻,眼睛都不要了。”

  鱼念渊不置可否,主动道:

  “联系上李正炎那边了,玄武营的人追的紧,又有监察院女官这些朝廷走狗协助,魏少奇、杜书清他们入境洪州,绕了下道……

  “还要再等些时日……来约定之地见大师姐……”

  船尾甲板上,夜晚的呼啸江风将这位云梦二女君的细声话语,吹的断断续续。

  只有离得近的雪中烛才能听到。

  鱼念渊顿了顿,转而又说:

  “听说西南前线,匡复军的情况有些不容乐观。那秦竞溱确实厉害,不愧是大周名将,三朝老臣。”

  “难怪那么急。”雪中烛面无表情,冷哼。

  鱼念渊眯眸:“急点好,有求于咱们。”

  雪中烛回头,看了眼黑暗中夜凉裹裘的二师妹身影:

  “你觉得,西南匡复军胜算如何?”

  鱼念渊紧了紧身上的宽大貂裘,仰头望月,启唇道:

  “表面局势,压制住匡复军势头的,是秦竞溱的指挥老辣,用兵如神,可真正内里,最关键的……其实是稳居大后方,在江州的浔阳王府。

  “匡复军一开始打着的旗号,就是曾经废帝、现今浔阳王离闲,结果与周廷交锋到了现在,迟迟没有争取到浔阳王府。”

  她停顿了下,语气幽幽道:

  “不说倒向匡复军,哪怕是反叛前夕让浔阳王早早意外身陨,也比现在他还活蹦乱跳,做什么江南安抚使,成为周廷一杆打脸匡复军的大旗要好。

  “匡复军的大义是匡复离乾,这个大义比李正炎此前在西南攻城略地、一路高歌的胜利还要重要。

  “杀人不如诛心,现在浔阳王府反而成了女帝卫昭诛心匡复军的趁手兵器,严重分流走了原本能助力匡复军的天下保乾势力,还让全天下不少地方厌卫反周的豪杰们都观望起来。

  “此招,必然是令李正炎的匡复军如鲠在喉,也是今日形势不妙的真正缘由。

  “按道理,对于匡复军而言,短期的失利是一点也不怕的,秦竞溱再厉害又如何,只要大义在,西南又天高皇帝远,李正炎可以输很多次,但周廷腐朽僵硬,他秦竞溱与朝廷大军却输不起几次。

  “卫昭严酷暴虐、残害忠良,但不可否认,玩弄权术,帝王心术这块,远胜近几代的离氏男儿。

  “听说最近大周朝廷对江州浔阳王府的封赏极多,对于浔阳王一系的官员大力提拔,说不得,卫昭还暗示许诺了浔阳王离闲,重新入京的机会,令其卖力效忠。”

  雪中烛皱眉,冷言冷语:

  “对于浔阳王府,李正炎那边也不是没有争取过,听闻当初起义之际,就派过说客谋士去劝反。

  “李正炎、魏少奇他们更是逗留过一阵浔阳城,皆无功而返,看他们来信上说,其中是有一個叫欧阳良翰的江州官员,为性情怯弱的浔阳王出谋划策,屡坏大事。”

  “欧阳良翰?”

  鱼念渊轻声念出。

  雪中烛颔首:

  “就是他,眼下那个出谋划策、协助监察院女官等朝廷鹰犬在江南全境通缉咱们的狗官,听说以前还是个闻名天下的正人君子。”

  鱼念渊轻轻颔首:

  “伪君子吗……此子现在应该是江州主官,大佛一事也有他参与……就算不在意他与李正炎他们恩怨纠葛,咱们接下来也需要关注下此子。”

  “好,交给你。”

  雪中烛回过头,重新看向下方船尾激起的水浪与白鲟,忽说:

  “元宵了。”

  “嗯。”

  鱼念渊轻声:

  “下面人做了些乾圆,大师姐也尝尝吧。李姝挺爱吃的。”

  雪中烛缓缓摇头,凝视白鲟,也不知道在想什么。

  鱼念渊垂目,低声:

  “这次元宵假期,浔阳城那边的城门、渡口,应该放松了些戒备。

  “此前城里的眼线都被那些朝廷鹰犬捣毁,眼下正好重新布置一下。我新派了些人过去。

  “不过监察院女官们的戒备心还是很强,听说双峰尖的渡口依旧被她们接管封锁,浔阳石窟那边也有姓宋的老太婆全天坐镇,浔阳城的布置需要慢慢来,就算恢复肯定也不比以前积累……”

  “都行,二师妹看着来……”

  鱼念渊听出了雪中烛语气里的心不在焉,抬头看了眼她金发及腰的高大背影,这时,听见大师姐声音传来:

  “江州那边……还没有小师妹的消息吗?”

  鱼念渊安静了会儿,摇头:

  “尚无。但……还是那句话,越没有动静,越是安全,至少没有与监察院女官冲突,只是不知还在不在浔阳城里,又因何事未归

  “小师妹藏风匿气,很难被发现,若想走,应该没人发现的了才对……”

  “嗯。”

  雪中烛这时开口:

  “突然想起一事,红莲剑印是不是还在小师妹身上?”

  鱼念渊微微一怔,点头:“没错,放她那儿的。”

  雪中烛眯眼:

  “那日,咱们被姓宋的,和监察院女官们拖住,那个蝶恋花小贼祭剑杀人时,【匠作】现身,小师妹的红莲剑印应该可以感应到。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lsds123.cc。连尚读书手机版:https://m.lsds123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