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24章 乐子人:瓜太多了_红楼:我是贾琏
连尚读书 > 红楼:我是贾琏 > 第224章 乐子人:瓜太多了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224章 乐子人:瓜太多了

  刑房内,不等贾琏提问,王府老四已经全都招了,这搞的贾琏很没成就感。

  “狗日的,都怪你,害的老子要加班,晚上不能浸润而眠。”贾琏低声骂着,抖了抖手里的供状名单,交代顾秉章等御史:“大家晚上加个班,把人都抓回来。”

  一干御史表情各异,有的担忧,有的跃跃欲试。

  既然贾琏决定了,下属们只能照办,各自带着人马出门,杀向各家各户。

  抓人的过程意外的顺利,比如左宗正,直接让管家把人送来了。

  对着贾琏,管家还再三表示:“这孩子不懂事,您帮着管教一二。让他以后长进点。”

  贾琏对此深表歉意:“回去告诉你家主人,就说贾琏也是公务在身,下次当面赔罪。”

  “不敢,不敢!”管家丢下老三,自己先回去了。

  陆陆续续的,两边架起来三十个人,全都带回来了。巡城御史们跟做梦一样,到地方说明来意,知道的直接配合,给人提溜出来,不知道的去问清楚,还是选择配合。

  对此,贾琏很是恼火:“不是说勋贵的面子大过天么?就没一家反抗的?”

  顾秉章听这话后脊梁都在冒冷汗,这什么人啊,没人反抗还不好么?

  案情其实很简单,三两下就搞清楚了,没啥可审的。但人一个都没放回去,全都丢屋子里,四人一间,没床,只能睡地上。屋里有个粪桶,那味道,老正宗了。

  没吃晚饭的给俩窝窝头,吃过晚饭的一碗凉水,就算是这帮人在五城兵马司安营扎寨了。

  贾琏辛苦了一下,写了一张通知,交代书吏,一人一份,让那帮孙子按手印签名。

  看看上面的抬头,书吏都傻了。《自愿加入遵纪守法学习班通知书》。

  老三老四关一個屋子里,两人素有旧怨,但此刻能住二人间,也只好互相包容了。

  该损对方的也不能不损,所以老三开口嘲讽。

  “哟,您也来了,王府也没护着您呢?”

  王府老四虎倒架子在,梗着脖子反驳:“左宗正也不差啊,我可听说了,您是被送来的。”

  两人互相看看,再看看屋里的环境,顿时没心思抬杠了,各自找个干净的地方坐下。

  “连把椅子都没有,学习一个月,学费三百两,这……,心都是黑的。”老四吐槽。

  “我们家老子告我,这狗……,惹不起,谁都惹不起。只能委屈自己了。”

  “娘的,这厮真威风啊,站我家门口,明火执仗的,不知道的还当是在攻打王府。”

  “你爹要不交出人,你看他打不打?忠顺王府的管家怎么死的,你能不知道?”

  两人就这么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,迷迷糊糊的也睡着了。

  贾琏虽然没怎么累着,弄完都半夜了,准备就在办公室里眯一会的时候,有人敲门。

  “进来!”

  枝丫的一声,老旧的木门声音在半夜格外清晰。

  听动静太过温柔了,贾琏抬头看一眼,进来的居然是那对姐妹戏子。

  这时候再看,她们都仔细收拾过了,脸长的一模一样,原来是对孪生姐妹。

  “不是让你们回去了么?”单独一个的话,贾琏兴致不高,毕竟这对姐妹单独拎出来,跟桂香比都差一点。换上戏服的话,嗯,似乎别有情趣。两个一起出现,情况又不一样了。

  【我是不是东瀛老师的课上多了,怎么越发的变态了?】

  贾琏心里嘀咕,其中一位上前道:“民女多谢大人救命之恩,不然民女只能一条绳子吊死在王府。”贾琏真没起坏心,随意的摆手:“行了,赶紧回去吧。”

  二人互相看看,一起上前,贾琏抬手制止:“干啥?”

  “倪大爷说,做这行的得有靠,不然便是火了,也是被人随意糟蹋的命。以前我们还不信,今日算是彻底的信了。大人若不嫌弃,我们姐妹二人今后便托付给您了,不求别的,但求能安生的在京唱戏。”

  长的一样,一样的绵软无语,一样的楚楚可怜,贾琏在这样一个夜晚,嗯。

  “知道了,你们先回去,以后再说这些。”

  这里是衙门的办公室,借贾琏十个色胆,也不敢造次。

  姐妹二人退下,贾琏让人给倪二叫进来训斥:“你不会等明天再说么?非要今晚上过来。成何体统?办事毛毛糙糙的,以后做事要成熟一点,下去吧。”

  夜深人静,没有多少睡意的贾琏,在躺椅上披着一张毯子,看着屋顶脑子里贼乱。

  我明明想做一个好人的,为何总要考验我?区区一个戏班,也弄出姐妹花的花样来。

  大清早的贾琏醒来,闻到空气中有脂粉味道,忍不住怒道:“怎么还在,不是让伱们走么?”熟悉的声音传来:“二爷,跟谁生气呢?不乐意见婢子,我便回去。”

  迷糊状态的贾琏瞬间清醒了,对屋里的平儿奇怪的问:“你怎么来了?”

  “衙门条件简陋,二奶奶担心您吃不好睡不好,这不,让婢子送点吃的来,跟前伺候着。”

  “胡闹,这里是衙门,无关人等不得入内,谁放你进来的,我得收拾他,免得再犯。”

  这当口把丫鬟带进来伺候着,还真就是胡闹。

  贾琏不好骂自己人,只好对着外人,心里怀疑,干这事的人,是不是故意的。

  “门房问了一句,直接放行了,哪有那么多这个那个的。”平儿解释了一句,贾琏这才放心道:“东西留下,赶紧回去。也不看看时候。”

  平儿突然问一句:“昨晚上有女人在这屋里?”

  正在吃东西的贾琏差点给噎着了,喝了一口茶才压下去,翻着白眼:“两个事主,唱戏的。昨天的案子,就因为其中一个而起。”。

  平儿没再问,伺候贾琏吃完,收拾好东西便回去了。

  忙活了大半夜,今天所有人都起晚了,贾琏没回去,其他人也不敢回去。几乎是平儿出去的瞬间,这个衙门才从死寂状态活了过来。

  什么,偷听大人的好戏,不想活了是吧?

  这不是啥大事,但还是惊动了总宪孟大人,毕竟这衙门里没秘密。

  孟大人特意给贾琏叫去问了问,贾琏如实汇报。

  孟大人抚须笑道:“原来如此,夫妻感情好,可以理解。下不为例!”

  往办公室里带丫鬟,成何体统?

  不是每个御史都有孟大人的度量,消息传开后,很多人都急忙回去奋笔疾书。做御史也不容易的,每个月总要弹劾几个人的,这么现成的事情,弹劾了也不会太得罪人。

  不轻不重的罪名,有伤风化,业绩到手,多好?

  有这种想法的人不少,不过这些人很快就放弃了这种想法。

  因为贾琏走后不久,林如海到了都察院,身后还跟着龙禁尉。

  夏守忠亲自带队,见了袁大人便皮笑肉不笑:“袁大人,劳驾跟咱家走一趟,南阳官仓的案子,请您去配合调查一番。”

  正在写折子弹劾贾琏有伤风化的袁大人,手里的笔落在了纸上,锦绣文章变成了一团黑。

  袁大人离开的还算体面,没有打落官帽,扒掉官服。毕竟只是配合调查,未必有实据。

  这等高官,差一步就是九卿,可不敢轻易乱来。

  袁大人失魂落魄的走了,夏守忠当众宣布圣意,林如海任右都御史。

  至少二十份弹劾贾琏有伤风化的奏折被撕成碎片,点火烧成灰。

  贾大人的【灾星】属性发作,很多人在暗地里庆幸,【多亏耐心好,总算等到了,不然……。】

  “狗日的到一个衙门,克一个上司。”

  “也不全是吧?户部,郧阳,不就没克上司么?”

  “郧阳是没克上司,就是帝师跳江了。”

  “……,真邪门啊!”

  京城里几乎每个衙门都在议论这个事情,袁大人被龙禁尉请去喝茶了。

  继任林如海见了同僚后,果断与孟大人关门商议。

  “陛下口谕,在下负责吴玉辉的案子。”

  孟大人听了表情颓然道:“陛下这是急了,案子远在西北,都察院人都去了十几个,这不一直在查么,总得有个时间嘛。”

  孟大人误会了,还以为是袁大人这个副手在吴玉辉的案子上做手脚的事发了。

  林如海自然知道他的意思,这就是个烫手山芋,没人敢接。这案子接下来,得罪的人可太多了。可是林如海没得选啊,皇帝钦命,不上都不行。

  眼前这位总宪,就是一直躲着,拖着的主谋。龙禁尉只有提供情报,负责行动的权利。抓谁,审问谁,龙禁尉没有权利。

  林如海只能提醒一下孟大人道:“如今是下官来了,万一陛下直接让龙禁尉全面负责。”

  说着停下,孟大人顿时满头冷汗,这要这样,他姓孟的在文人留下的记录中,那真就是千古罪人了。好不容易给龙禁尉绑住了,如今再放出来,那就是他的锅。

  “如此,本官再抽调一批精干人员,林大人辛苦一番,亲自去西安。”

  林如海也没逼迫他,能做到这个地步就不错了,点点头:“也只能如此了。”

  无论如何,勋贵家庭出身的林如海位列右都御史,这个信号对于传统文官而言,太过震撼了。以前林如海一直在三品之下打转,如今直接干到从三品。未来会有更多的勋贵出身的官员,走林如海的路,寒门出身的文官无路可走。

  算上一个贾琏,坚固的文官集团上层,出现了一丝裂缝。

  这个事情,就看怎么理解了。

  反正承辉帝表示,我就是出题的,答案什么的,哪有你们做题的会阅读理解。

  最近京城的乐子人,真是一波接一波的看乐子。

  先有五城兵马司折腾集市乃至整个京城的卫生运动,昨晚上又是一阵狂风骤雨,这次直接给南安郡王家的老四抓了。

  没等乐子人从两拨震撼中走出来,更大的震撼又来了,说书先生讲的【官场灾星】里的事情,居然是真的。已经是午后了,茶楼里的人还是堆不下,茶楼老板嘴都笑歪了。

  说书先生也赚的盆满钵满,打赏不断,真的要感谢金庸新先生,写出来的评书本子居然免费。客官们还特别喜欢听,还能结合实事,好人啊,真是好人。

  这一波瓜还没吃透,新一波瓜又上市了,一大早的,扫大街的老头差点以为看错了,一群身穿锦缎的公子哥,扛着铁锹推着车来抢活干了。

  “老眼昏花,癔症了,揉一揉!”揉了好几下,老头再仔细看,真的,真的,竟然是真的!衣服都是好料子,一件衣服能让老头吃半年的衣服,皱巴巴的,这些公子哥头发凌乱,很久没有收拾了,眼角还有眼屎,早晨没洗脸。

  “你特么的会不会干活,差点铲了我了。”

  “我特么的会不会,你能不知道?”

  “别吵吵了,一上午得干完,不然中午没饭吃,没水喝。”

  “我估摸着,这是要熬死我们这些人啊。”

  一群公子哥正在磨洋工的时候,一匹马不紧不慢的走来,众人顿时精神一震,进入了工作状态。马背上的人用鞭子指着他们:“你们这群人渣败类,最好别叫我抓到痛脚,不然我有一万种法子,让你们后悔来到这个世上。”

  本来想说九种,奈何怕被人说是抄袭,不是致敬。

  午饭的时候,看着窝窝头和咸菜,一个公子哥扛不住了,把窝头一丢:“每个月三百两,就给我们吃这个?我要吃肉,我要吃席。”

  御史和兵丁们躲的远远的,没人敢凑近了听他们抱怨。

  附近茶楼里的贾琏,不紧不慢的放下茶杯,信步出来,走到干活的公子哥们跟前。

  “想吃好的也行,五十两银子一顿,我给你们叫席面。没钱也不要紧,我借给你们,九出十三归。”贾琏一番话说完,左宗正老三立刻道:“我要吃席,先借我五十两。”

  贾琏熟练的掏出一张借条:“来,签字,画押,早给你们准备好了。”

  就在王府左宗正老三准备签字画押时,斜刺里冲出来老管家:“等等!”

  贾琏把脸拉下来,对着这个破坏自己赚钱大计的老头:“怎么个意思?”

  “大人,五十两银子,我出,我出啊!”说着掏出一摞子银元,贾琏无奈的看着他道;“既然如此,那就依着你,以后想吃好的,提前跟家里说,均价五十两的席面,管够!”

  王府老四壮胆道:“大人,我想洗澡,换衣服。”

  贾琏笑道:“没问题,一百两!”

  这叫就钱能通神!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lsds123.cc。连尚读书手机版:https://m.lsds123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